桂籍博士团走进柳州 探访AI发展新机遇

新闻热点 2025-09-15 03:05:46 311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顾醒航 实习生 赵裕萍

  AI(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工业生产?桂籍7月23—25日,共青团广西区委驻广东省工作委员会组织粤港澳广西博士团到柳州市开展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博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支队伍汇聚了来自中山大学、团走神流气鬯网华南理工大学、进柳机遇南方科技大学、州探展新香港岭南大学等粤港澳顶尖学府,桂籍以及长三角地区和广西本土高校的博士9名桂籍博士。他们带着对家乡发展的团走深切关怀和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洞察,实地探寻柳州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进柳机遇神流气鬯网发展脉搏与应用痛点,为广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州探展新AI产业升级注入强劲的“青春动力”。

  此行直击应用场景核心。桂籍柳州企业向博士们生动展示了AI在工业环节中如何“落地生根”“精准发力”。博士博士们清晰地看到,团走柳州企业的进柳机遇AI应用策略是高度务实和场景化的——“量身定制”成为应用的关键词。

  例如,州探展新广西汽车集团已成功开发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AI应用。该应用不仅能够自动核验整车铭牌、发动机号、合格证等关键信息的一致性,而且可实时监测零件质量、作业规范及设备状态;柳工集团则巧妙利用人工智能在大型工程机械设计、预应力技术及智能监测中的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除了了解产业发展,博士团的到来,更是一场家乡需求和高水平人才之间的双向奔赴。

  在调研中,有不少企业坦言,开发面向细分领域的智能应用,在数据标准化、模型训练、算力调度等领域,仍面临不少问题。“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人工智能应用才能真正落地。这个过程中,需要既懂算法又懂工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同济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甘彬霖提出。

  不少桂籍博士早有回乡意愿,却苦于不了解产业痛点与政策细节。“哪些细分场景急需AI落地?”“最缺哪类人才?”“引进政策如何兑现?”7月25日的座谈会上,博士团成员纷纷提问,柳州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大数据发展局逐一回应。“我们希望博士团成为家乡与人才之间的沟通桥梁。”市大数据发展局总工程师蒋以超说。

  这种“桥梁作用”很快显现。带队的广西驻粤团工委书记林永把调研动态发到朋友圈后,很快有贵港籍创业博士主动联系,打听企业技术需求。

  为了吸引青年人才,柳州也推出了许多配套政策。“我们以‘青聚龙城’招才留才引智专项行动为纽带,广泛链接青年人才来柳开展实习实践、研学、城市融入等赋能活动,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共青团柳州市委副书记王骏介绍。

  博士团成员们也收获颇丰。“这次我们实地了解本地企业在AI方面的应用和需求情况,我们将会把这些信息带回学校和科研机构,促进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博士团成员,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研究生刘凯说。

  “你们背后是成百上千的桂籍博士。”广西天使会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秦刚在座谈时表示,特别希望博士团当好家乡的宣传员和建言者。这份期待正在落地——调研结束后,博士团除了带回家乡的需求和政策,还将梳理形成包含建设性意见的政策建议报告。粤港澳广西博士联谊会执行理事长、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廖宗钰表示,粤港澳广西博士联谊会将进一步深化并拓宽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区内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成果真正服务于“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 责编:张悦鑫 ]
本文地址:http://jingmen.hyjuy.com/html/24f6159936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国际观察|执政半年多,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

“爱与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系列之太平人寿立足保障本源 全面护航守初心

第三批险资长投试点迎新进展 新华保险超百亿投向“鸿鹄三期”

下半年险资投资展望:加仓A股权益资产 加码全球资产配置

综述|朝着“丛林法则”大幅倒退——美关税及贸易政策招致广泛批评

友情链接